电子厂自离是不是一段时间不去上班就自动离职,如果不要工资的话,还用回去办手续吗。
一、电子厂自离是不是一段时间不去上班就自动离职,如果不要工资的话,还用回去办手续吗。
买社保了吗?没买可以随时离职。有劳动保护吗?没有可以随时离职。签合同了吗?没签的话赔你双倍工资。
不用担心,看看劳动法...
二、劳动仲裁与申诉是否一样?
1)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劳动仲裁诉讼受案的范围
劳动仲裁素的受案范围是指哪些争议可以且应当适用劳动仲裁诉讼程序。简单讲,所有劳动争议都属于劳动仲裁诉讼的受案范围,那么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呢?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1.因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因履行企业内部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劳动权利义务内容而发生的争议;
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
6.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争议;
7.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争议。
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其正式在编员工之间发生争议属人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而不属劳动仲裁诉讼的受案范围。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属劳动争议。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员工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也属劳动争议。
申诉是指你对仲裁的结果觉得有异议然后向上一级劳动部门申请重新裁判.
三、老板人是外地的怎样劳动仲裁
你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申请仲裁,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申请仲裁,怎么方便自己怎么申请,管他老板哪里人,除非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责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据此
四、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定期宣判是多久宣判
民事诉讼法对定期宣判没有明确规定日期,但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有具体规定。在实践中一般在十天左右。
五、什么是二次备课
理解一:二次备课指的是教师在已有教案(网上下载)的基础上,研读教材文本,并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修改,批判吸收,合理取舍,关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而进行的自己的教学设计的一种科学的备课方式。
理解二:理解一得出的课前教案,就是一次备课(预设教案)。二次备课是考虑到课堂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二次补充备课,写出体会和不足,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有的老师说这是课后反思)。
扩展资料: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备课的内容有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法,学法。
备课分类
①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在学期(或学年)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整个学期 (或学年)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范围,并作出通盘的安排。
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总的说明,包括教材、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总时数,预定复习、考试和考查时间等;二是教学进度计划表。
②单元(或课题)计划。在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
包括单元(或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时分配、课的类型、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项目。
③课时计划(教案)。上每节课之前制订。它对每一节课进行缜密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
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课题、教学目的、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上课进程中,对原定课时计划,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实行师生合作形式集体备课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集体备课而言,进行三种层次的集体备课。
一是教材集体备课.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针对整本教材应教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等集体研究一次。
二是单元集体备课。即在每单元教学前,针对单元教学目标、训练重点等集体研究一次。
三是课文集体备课。第一次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训练的重点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学案等。第二次讨论教案、学案的设计是否合适、恰当等,并提出修改意见。
从备课开始,就让学生帮助老师搜集资料,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同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主备老师分工负责备课制,集中了老师们的智慧,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
还减少了老师的单打独奏式备课麻烦和抄袭教案的低效甚至无效劳动时间,腾出时间来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增强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真是一举多得,一改多赢。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