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知识产权 > 正文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各市区奖励补贴政策和高企培育入库、申报认定全过程

知识产权 2025-08-05 19:16

一、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各市区奖励补贴政策和高企培育入库、申报认定全过程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各市区奖励补贴政策及高企培育入库与申报认定全过程解析

江苏省与常州市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多层级的资金奖励政策,包括入库培育、认定培育等,涵盖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常州高新区、天宁区、钟楼区等各地市,旨在支持企业创新与发展。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

入库培育: 每家不低于5万元

认定培育: 上年度首次认定,省培育资金不低于15万元,最高可达30万元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

培育入库: 一次性10万元

首次认定: 一次性30万元

再次认定: 一次性20万元

各市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贴

溧阳市

科技创新券补助: 每张面额5万元,企业有效期内按支出的20%申请兑现,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15万元

金坛区

入库奖励: 省定标准给予5万元奖励

首次认定奖励: 省定标准给予15万元奖励

再次认定奖励: 省定标准给予5万元奖励

武进区

培育入库奖励: 省级奖励5万元,区级奖励10万元

高企认定奖励: 首次认定奖励45万元,再次认定奖励20万元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

培育资金投入: 省市给予每家5万元入库奖励,区级给予每家15万元认定奖励

研发成本降低: 落实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集聚发展奖励: 对孵化器等运营机构给予奖励

天宁区

入库奖励: 省级奖励5万元,区级奖励15万元

研发成本降低: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钟楼区

培育入库奖励: 省级奖励5万元,区级奖励15万元

研发成本降低: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全过程

入库条件

成立一年以上

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技术领域符合国家规定

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5%

研究开发费用占比

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不低于50%

创新能力评价达60分以上

无重大事故或违法行为

申报批次与时间

2021年度申报截止9月15日

申报材料与装订顺序

目录、信用承诺书、入库申请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知识产权材料、科研项目立项证明、科技成果转化材料、研发组织管理材料、产品技术说明、人员情况、财务报告与纳税申报表、中介机构资质与声明、涉密企业脱密处理材料

申报程序

企业注册、填写申请书、提交纸质与电子材料至辖市区科技部门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全过程

申报范围与时间

注册成立,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条件的企业

2018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需再次申请

本年度分三批集中受理

申报批次与时间安排

2021年申报批次

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审核:5月10日、5月30日

申报程序

自我评价、准备材料、网上注册与填报、材料提交至辖市区科技部门

地方汇总

科技部门审核申报材料,对知识产权、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保符合要求并出具意见

财政、税务部门审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质

现场核查企业情况,确保材料真实无误

二、溧阳航天工程装备溧阳有限公司是国企控股吗

不是。

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溧阳分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不是国企控股。

经营范围: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维修:航空、航天专用设备,核能专用设备,搅拌磨擦(点)焊特种设备,电子和电工机械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通用仪器仪表,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金属加工机械,通用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电力设备;机电设备贸易代理;知识产权服务等业务。

三、介绍一下常洲

常州市情简介

常州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达351.6万人。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交通。城市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接近400万吨。民航常州站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

近年来,常州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被列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常州市及下辖的金坛、溧阳还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常州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授牌,2005年8月,我市正式成为“江苏省园林城市”。

常州工业以机电为主体,现拥有农业机械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工程机械、车辆及配件制造、新型纺织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及软件、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三大新兴产业,是国内中小功率柴油机、电子信息设备、高速内燃机车、牛仔布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常柴、东风、新科、常发、华鹏、黑牡丹6只中国驰名商标和50多个江苏名牌产品。中天钢铁销售收入达到108亿元,成为我市首家销售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常州先后建立了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以全面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2005年,常州市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02.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500美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9元.工业保持“高投入、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房地产市场活跃,信息服务业比重上升。全市呈现出各业兴旺、城乡繁荣、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

目前,在常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73个,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日本东芝、富士通、韩国现代等50多家已在常州投资落户,这些大项目的建成及投产极大地推动了常州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今后常州将致力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沿江开发和各类园区建设,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富裕农民和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重化工、环保产业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及其研发机构落户常州。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主动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积极参与“世博经济”,加强与兄弟城市及国内大集团的横向联合和协作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