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劳动纠纷 > 正文

没有经济来源的人如何求助法律援助

劳动纠纷 2025-07-21 14:01

一、没有经济来源的人如何求助法律援助

(1)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具备以下条件:

家庭经济困难(上海市目前标准为申请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

(2)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必须符合法律援助的范围:

①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②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③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④请求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⑤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⑥主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⑦在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受到损害,主张权利的;

⑧因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受到人身损害,主张权利的;

⑨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主张权利的;

⑩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项。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附注: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应提供以下证件(证明)和材料:

①法律援助申请书(表);

②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暂住证;

③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证明;

④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证明及证据材料;

⑤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⑥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代申请人还应提交有代理权资格和身份证明。

审查、决定程序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可直接向义务人或者被请求人所在地的区、县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的法律援助案件属于高级或者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应向市级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本市律师事务所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可以为公民申请法律援助提供帮助。

审查、决定时限 法律援助中心应当在收到申请法律援助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的申请,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于作出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知受援人;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的申请,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于作出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不予法律援助的理由和其他救济途径;对提供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作出暂不受理的决定,同时告知申请人在补正材料后重新申请。

二、中国公民60岁可以管门位吗

虽然当事人已经六十周岁,但只要用人单位与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签订劳务合同,当事人可以依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在提供劳务时,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三、劳动纠纷管辖法院

很多小伙伴都对劳动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有疑惑,接下来,请看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以下的内容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赶紧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一、劳动合同纠纷管辖法院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并案审理,双方当事人互为原告和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继续审理。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人民法院。注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是: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二、劳动合同纠纷处理有哪些方式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通过以上小编的介绍,相信您一定对劳动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或者特殊,以上没有完全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还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进行法律咨询,有律师为您提供更加专业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