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险与劳动合同
一、劳动保险与劳动合同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责任,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保险就是所谓的社会保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用人单位必须承担交纳的法律责任。
二、什么是劳保?
劳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时亦指劳动法典。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职业培训法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规定、工资法规、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各项规程、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办法、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关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等。
什么是劳动保障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1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另一方是劳动者。
2劳动合同是以确定劳动关系为目的,以明确双方当事人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协议。劳动者作为协议的一方,必须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名成员,向用单位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作为协议的另一方,必须向劳动者提供必需的劳动条件,依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待遇。
3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只能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合法而真实的意愿表示。
三、名词解释 什么是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4、《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5、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
6、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
扩展资料:
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合法原则
劳动合同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协商一致原则
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合意”的表现不能是单方意思表示的结果。
合同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因为各自性质的不同而处于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对他方进行胁迫或强制命令;
严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横加限制或强迫命令的情况,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劳动合同
四、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厂方没给劳动人员上保险合同中有一条是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
厂里给你的劳动合同如果有这一条的话,那本身就是违法法律的。不管你签字还是未签订,厂里都应该给你缴纳社保。
五、有关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的问题
1、按规定,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构成了实事劳动关系,单位就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2、社保缴纳基数按照员工工资水平来确定,由单位和员工按缴费比例承担各自费用,单位是承担大部分费用的。一般缴费比例如下,各地有细小差别: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个人8%;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3、可以要求单位补缴以前的社保,时间比较长了,能协商一致最好,如果单位不愿补缴,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直至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关键要能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工资单等,这是最为有效证据。
六、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含义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应具备的条款: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的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3、劳动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劳动合同的作用:
1、它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
2、它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它是 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1、合法原则。
A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B劳动合同的内容合法,C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和形式,必须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2、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期限:
一般有3种,分别是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的种类:
一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是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行为:
原则有
1、亲自履行原则;
2、权利义务统一原则;
3、全面履行原则;
4、协作履行原则。
行为有完全履行、不完全履行、不履行和单方不履行。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
条件有
1、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或废止;
2、用人单位转产或调整、改变生产任务;
3、用人单位严重亏损或发生自然灾害,确实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4、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
5、法律允许的其它情况。
程序有
1、及时提出变更合同的要求;
2、按期作出答复;
3、双方达成书面协议。
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双方自愿;
2、平等协商;
3、不得损害一方利益。
劳动合同适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下一篇:人身保险合同诉讼管辖的规定是什么